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造成肩痛最常见的原因,会影响肩关节感觉运动控制和肩关节的最大肌力。在肩关节受到损伤之后,肩关节内的机械感受器也会受到损伤,从而部分影响肩关节的传入通路的受阻。
为了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本体感觉、肩关节活动度、恩同、肌力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来自于土耳其 Dokuz Eylul 大学的 Dilek 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6 年 3 月的期刊上。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者共纳入了 61 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 2 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而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本体感觉训练。(图 1~3 部分本体感觉训练方法举例)
图 1 双上肢置于床面进行等长收缩
图 2 患侧上肢置于墙面,顺时针转向
图 3 双膝跪位,双手置于平衡球上,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在 12 周时对肌肉运动觉进行评估,同时也对在外旋 0°和 10°时主被动定位本体觉进行了评估。次要终点事件为第 6 和 12 周时对静息时、夜间和日间活动时的疼痛(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估),以及西安大略肩袖指数、美国肩肘外科医生指数、肩关节活动度和等长肌力的评估结果。
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疼痛、等长肌力、0°外旋时的运动觉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干预组的受试者在 10°外旋时的运动觉改善更为显著,并且在 10°外旋时主被动位置重放也更为准确。
在将两组患者的其他结果进行比较时,并未发现两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果指出,虽然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本体感觉的精确程度,但是对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不具有额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