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认知行为疗法可长期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痛

2015-01-13 09:26 来源:丁香园 作者:芗泽
字体大小
- | +

脊髓损伤(SCI)后约有70%的患者会出现慢性疼痛。而“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痛(CNSCIP)”又是许多患者不得不面对的困扰。有综述报道,多于40%的SCI患者自述存在强烈的神经痛。神经痛在SCI初期就会出现,其中还伴随有感觉异常(灼烧感、电击感和刺痛)、触觉降低和触摸痛。而对其潜在机制目前却知之甚少,并且也不清楚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发展为神经痛,而存在相似损伤的其他患者却没有。

就目前而言,针对CNSCIP的有效治疗也是相当至少。已用于CNSCIP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解痉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非药物治疗(如推拿、心理治疗、针灸、理疗和运动)。然而就目前所知,上述方法尚不能够有效缓解大部分SCI患者的疼痛症状。因此,我们还需研究其他有效治疗CNSCIP的方法。

为了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De Hoogstraat康复中心的Heutink M硕士等进行了“多学科认知行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的CNSCIP长期疗效”研究,并发表于J Rehabil Med 2014年6月刊上。

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共纳入4个荷兰康复中心的29例脊髓损伤伴慢性神经痛的患者。该多学科治疗计划由历时10周、10阶段、每阶段3小时的授课教育和10阶段后3周的回馈访谈组成。每个授课和访谈各有一位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和执行护士参与。该方案还包括专门针对CNSCIP的治疗教育、认知和行为指导等。

该研究的主要评估指标为疼痛强度和疼痛相关功能障碍(慢性疼痛等级问卷)。次要评估指标为情绪(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活动参与性(乌得勒支活动列表)和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问卷)。研究人员对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第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记录进行评估分析。

通过对各阶段的实验数据分析显示,在主要评估指标中,患者的疼痛强度有明显改善,并且疼痛相关功能障碍也有明显改善。在次要评估指标中,患者的焦虑与活动参与性也有明显改善。

总的来说,该探索性研究的多学科认知行为疗法可持续改善患者的CNSCIP疼痛强度、疼痛相关功能障碍、焦虑和活动参与性,并且凸显了该疗法在治疗CNSCIP方面的潜力。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是,该治疗计划不仅可以缓解CNSCIP的疼痛强度,也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并且该计划不仅可用于CNSCIP的治疗,而且也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疼痛的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向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