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调整矫形器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站-坐-站活动

2016-05-03 23:13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ho1166
字体大小
- | +

应用电刺激驱动的神经假肢的完成站-坐-站动作时,膝关节的角速度一般较大,上肢的支持力较强,与座椅首次接触时最高峰值压力较高。对脊髓损伤患者而言,由于电刺激会导致膝关节角度增加,而使得膝关节力矩减少,因此在完成站-坐-站动作时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控制更好的控制膝关节。

为了找到能让脊髓损伤患者在站-坐-站过程中更好的控制膝关节的方法,来自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 Chang 博士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J Neuroeng Rehabil 2016 年 3 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旨在探究下述两项机制对站-坐-站活动的影响,一是髋膝屈曲协调的联合机制,二是为了在站-坐-站过程中保持膝关节角速度恒定而存在的抑制膝关节活动的机制。这种联合和抑制的产生通过液压矫正机制而实现。

研究者纳入了 2 例脊髓损伤患者,他们需自行控制完成站-坐-站活动。评估指标包括膝关节角度、膝关节角速度、上肢支撑力和最高峰值压力,从而分析确定在控制性站-坐-站活动中,上述两种机制的有效性。

两种矫正机制都能改善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协调。在健康对照中,当其完成站-坐-站活动时,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协调比率为 1:1,而抑制机制和髋-膝联合机制下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比率分别为 1:1.1 和 1: 0.99。与髋-膝联合机制相比,膝关节抑制机制下膝关节的角速度更低且更恒定。而在减少上肢支撑力和最高峰值压力上,这两种机制所造成的影响相似。

图片1.jpg
站-坐活动的典型过程(上图:协同机制;下图:抑制机制)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当其在佩戴矫形器的情况下完成站-坐-站活动时,只要对矫形器略加限制(如限制髋-膝联合比率为 1:1,或应用膝关节抑制机制),就能使得上肢支撑力、膝关节角速度峰值和最高峰值压力等趋于正常。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杨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