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使用比率有助于指导个体化坐站转移方案的制定

2017-02-23 21: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ho1166
字体大小
- | +

运动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如坐-站-坐转移活动。由于存在肌力减弱、下肢控制差和小腿三头肌过度活动,这些不对称性(下肢肌力的不对称性和地面反作用力的不对称性)增加了患者在坐站转移过程中的跌倒风险。

完成坐站转移活动的主要下肢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目前,还无法明确在完成坐站转移任务时偏瘫侧和非偏瘫侧下肢肌肉的使用特征,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设计来改善上述患者的坐站转移过程。

为了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李放教授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16 年 4 月的期刊上。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受试者为在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研究者共纳入了 32 例脑卒中患者和 36 例健康对照。

研究者对所有受试者完成坐站转移的过程进行了评估。用最大收缩肌力来代表双侧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力。同时,研究者也还利用了表面肌电图来评估上述肌肉在坐站转移过程中的平均波幅、最大波幅和曲线下面积。

此外,研究者还引入了肌肉使用比率(muscle utilization ratio,MUR)的概念,即曲线下面积/最大收缩肌力,以此来反映坐站转移过程中肌肉的使用特征。

在脑卒中患者中,偏瘫侧肌肉的平均和最大波幅都显著低于非偏瘫侧和健康对照下肢的相应肌肉。而偏瘫侧上述四块肌肉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非偏瘫侧,但是和健康对照相比,却无显著差异。

除胫前肌外,患者非偏瘫侧肌肉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双侧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自主收缩比率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并且患者双下肢的肌肉使用比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

研究者阐明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过程中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特征。在上述过程中,患者双下肢的肌肉使用情况都会有所增加,而偏瘫侧的肌肉的 MUR 与非偏瘫侧相似。

本研究的临床价值在于引入了肌肉使用比率这一新的概念来帮助理解脑卒中患者完成坐站转移任务的过程。或能根据 MUR 的结果来指导患者进行坐站转移训练,使其更合理的使用偏瘫侧和非偏瘫侧的肌肉。通过个体化的训练方式,患者能减少转战转移过程的能耗,也增加该过程的安全性。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杨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